金日磾(jīn mì dī)本是投降汉朝的匈奴人,却能成为朝廷的大臣,
这是因为他品德高尚、威严过人。汉武帝临终前留下遗诏,封金日磾、霍光、上官桀为列侯,
金日磾拒绝接受封爵,霍光也不敢接受。直到金日磾病重快要去世时,
朝廷才强行将印绶加在他身上。要是金日磾不死,霍光都会忌惮他,更何况是上官桀呢?
后来上官桀谋反,金日磾已死,霍光才被他欺骗。霍光的妻子和儿子骄横放纵,
甚至发展到毒死皇后、谋划叛乱,最终导致家族灭亡,
这都是因为没有金日磾来震慑安抚的缘故。霍光最终没有得到善终,
从他接受封爵这件事上就能看出端倪。金日磾去世后,霍光就洋洋自得起来,
急切地接受封侯,早就中了上官桀的圈套,被他轻视利用了。霍光贪图一时的荣耀恩宠,
却在十年之后让家族遭受灭顶之灾,正所谓 “利欲熏心”,这样的人很少有不灭亡的。
霍光的过错,不只是不学无术;他如果没有那么重的功利之心,
就算有奸佞之人和他那骄纵的妻子、叛逆的儿子,又怎么能钻他的空子呢?
像金日磾这样的人,难道是专门学习了什么特殊的本领吗?其实不过是品性纯良罢了!
有人说:“夷狄之间相互攻打,这对中原王朝有利。” 唉!这简直是亡国之言,
怎么能这么说呢?那些懦弱的君主、无能的将领和昏庸的谋臣,
才会用这种话来放纵自己贪图享乐、懈怠傲慢,还妄图依靠上天的眷顾。
当年楚国如果没有灭掉庸国、夔国、群舒等国,
都不敢觊觎周王室的九鼎;吴国要是没有夺取州来、打败越国、战胜楚国,
也不敢与诸侯会盟争雄;冒顿单于不消灭东胡,就不敢侵犯汉朝;女真不灭亡辽国,
蒙古不消灭金国,就不敢灭掉宋朝。夷狄并非能突然变得强大,那些突然强大起来的,
往往是即将走向衰败,没什么可怕的。比如刘渊虽然凶猛,
但他建立的政权没传几代就灭亡了;元昊虽然凶狠,
占据宁夏后却不敢越过环庆(今甘肃环县、庆阳一带)的边塞,就是因为他们崛起得太突然。
然而,有些夷狄就像在柴堆下燃烧的小火苗,一天天吞并周围的势力,慢慢发展壮大,
而中原王朝却毫无察觉。就算偶尔有人察觉到了,还自我安慰说:“这对我们有利。
” 等到夷狄的地盘越来越大,人口越来越多,打仗多次获胜,胆子也越来越大,
就会一发不可收拾。这就好比火在柴堆下越烧越旺,一旦火焰蹿起,人们被烧得焦头烂额,
却再也无法挽救了。赵充国是赫赫有名的老将,他却说:“乌桓多次侵犯边塞,
匈奴攻打乌桓,这对汉朝有利。” 这简直就是宋朝借金国灭辽国、借蒙古灭金国,
最终导致自身灭亡的祸根啊。幸好赵充国没有让这种错误的想法给汉朝带来灾难,
否则后果不堪设想!霍光听从范明友的建议,让他在追击匈奴时顺便攻打乌桓,
匈奴因此感到恐惧,不敢再轻易出兵,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啊!
人与人相处,靠的是信义;而信义,也只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
从来没听说过要对像虎狼、蜂蝎一样的夷狄讲信义。楚国本是祝融氏的后代,
也是周朝先王分封的诸侯国。宋襄公秉持信义与楚国结盟,又依照信义与楚国交战,
结果兵败受伤,让中原各国蒙羞。对楚国尚且如此,
更何况那些与豺狼无异、时常侵害他人的夷狄呢!
楼兰王表面上侍奉汉朝,暗地里却为匈奴做间谍,傅介子奉皇帝诏令前去责备,
楼兰王假意认罪。夷狄不知羞耻,他们才不在乎一时的屈服,没过多久,
匈奴的使者就又出现在楼兰了。要是相信他们的屈服,真诚地对待他们,
肯定会遭受欺骗;要是怀疑他们不真心归服,就出动大军去讨伐,
不仅要让军队在遥远的边疆劳师动众,使中原疲惫不堪,
而且他们还会依仗匈奴的势力来抵抗,要是军队在坚城之下受挫,
那就和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惨败一样了。傅介子用计诱杀了楼兰王,震慑了楼兰,
也让匈奴胆寒,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壮举吗?所以说,对于夷狄,歼灭他们不算不仁,
夺取他们的财物不算不义,用计谋诱骗他们也不算不信。为什么呢?
因为信义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,而不是用来对待那些如同禽兽的夷狄的。
严延年弹劾霍光擅自废立皇帝,没有做臣子的礼节,他的言辞激烈,道理也很正当,
看起来好像有敢死的勇气,不畏强权。有人说:霍光行使的是特殊权力,
而严延年坚守的是天下的大原则,是为后世防范。严延年怎么能得到这种意想不到的赞誉呢!
后来霍氏毒死皇后,图谋大逆不道之事,和霍光之前的所作所为相比,
严延年这时怎么就闭嘴不再说话了呢?霍光肯定有所顾忌,
所以不怨恨严延年;汉宣帝畏惧霍氏的势力,心里肯定认同严延年的说法,
但也不敢责罚霍光,这些严延年都考虑得很清楚。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弹劾霍光,
实际上却没什么危险,于是就借此机会沽名钓誉、作威作福,平庸的人因此敬畏他。
严延年早就料到自己不会被诛杀,又能得到庸人的敬畏,他的算计得逞了。
在上官桀叛乱之前,以及霍禹谋反之后,如果严延年能揭发他们的奸谋,恐怕早就被处死了,
这他是不敢做的。那些矫情诡诈的人,常常抓住君主和大臣心中的疑虑,毫无顾忌地直言,
以此来博取名声,还早早算计好了不会遭遇灾祸,这就是所谓的 “言论邪僻却能狡辩,
行为虚伪却还固执” 的人。他们攻击某些人时,肯定会避开另一些人,
观察他们避开的对象,就能知道他们攻击的目的,君子怎么会被他们蒙骗呢?